可怕!卖酒的都出tv动画了?还被盛赞“国漫崛起的曙光”?
自从国产原创动画《我是江小白》热播以来,无数酷炫吊炸的噱头都贴了出来。
比如:因为《宝石之国》而被热议的“三渲二技术”

比如:经常用在3D电影中的动作捕捉技术

再比如:国漫少见的“现实都市职场爱情番”

在B站播出六集后,评分依然高达9.6。这就有点可怕了。

于是,怀着隐秘的期待心情,我偷偷刷了6集这部被爆吹的《我是江小白》。
只能说,我的猜测仿佛经历了过山车,最后归于平静。

一开始,我以为它是个文艺爱情番。
因为,一个因为车祸丢失了部分记忆的少年江小白,与一个成为作家的海归少女佟离,相遇在了重庆这个厚重的城市。

之后,我以为它是个悬疑片。
因为,随着两人接触的加深,一条条来自十年前的短信,却将江小白已经遗忘、而佟离却是女主角之一的青春,铺开在观众眼前。

再后来,我以为它是个套路片。
因为,明显男女主角以前有过什么交集,然而男主江小白不记得了。这种“擦肩而过的相遇,最熟悉的陌生人”的俗套走位,难不成是要照搬《你的名字。》的节奏?
害的我都开始猜测,它也要给男女主来个时空穿越啥的了……

最后了解了真相的我,终于明白:这!竟然是个广告片!!!

已经刷完6集的资深人士告诉你:请放心食用。
这番,正儿八经的就是一部都市文艺爱情番和重庆旅游宣传片的结合体。
如果你看过哪怕只是一话,如果你再去过重庆,你会震惊它对重庆地标性建筑的还原度!
东水门大桥


洪崖洞商业街


解放碑步行街


十八梯


为了打造原汁原味的重庆特色,动画的所有场景都是实地取景,经过三渲二处理,最后画面的完成度堪比实景摄影,连光影效果都暖到炸裂。

在这种细节的地方用心灌注当地文化,或许才是国产动画应该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就像《江小白》中,因为场景制作的很真实,以至于视频某一处突然会有类似“这是我学校门口”、“这个夜景就是我家楼下”、“这不是我每天上班都要坐的轻轨吗”弹幕刷过。

想象一下,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,某一天突然出现在一部你正在看的国产动画中里。
那一刻的感觉真的很新奇,仿佛有人带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。很感动也很温暖。

这种活生生的地气,正是赋予一部动画活力的关键因素。
也许几年后,观众忘了动画,但却能记得当时的感动。然后摸索着回忆,也去重庆来个“圣地巡礼”。
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,那就是对《江小白》最大的肯定。

尽管这番在很多地方都表现的可圈可点,然而单就“动画”而言,《江小白》的本职工作完成的可不太美妙。
说人物动作之前,想先聊聊角色设计。
我只有两个字评价:差劲!注意,我说的不是脸,是服饰,尤其是衬衫。

大家别光看脸,记得看下肩膀的地方。我只想吐槽:把衬衣的肩膀画这么圆,原画师你想过衬衣的感受嘛?!
衬衣讲究的是笔、挺、直。如果你不能get到这点,我给你举几个例子:

看人家一个个穿上衬衣,那叫一个帅气,该硬朗的地方绝不含糊。再看看咱们,肩膀那块圆润的衬衣走位,难道不是三百斤胖子该有的弧度吗?

接下来终于要说到整部番最令人在意的人物动作了。
虽然有三渲二和动作捕捉加成,《江小白》依然没能摆脱“人物僵硬”、“1.25倍速食用更佳”的尴尬。
按理说,有动捕从旁协助,动作会更自然流畅。

然而,想象总是很丰满。
最后呈现的人物动作都不能说是死板了,更像是个机器人在动。一点“人气”都没有……
这已经不是“抽帧”特意制造二维动画“卡顿感”能解释的了。而是,没有很好理解“人眼中的肢体动作”这点。

手绘动画的魅力在于人物动作的张力和卡顿。为了突出效果,会有适当的夸张和变形。

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键帧和时间点。只有安排好这两点,才能让动作富有视觉冲击力。

所以,只是制造“画面卡顿”并不能使动作更偏向二维动画,关键还是理解[人眼中的肢体动作]。

说了这么多,估计很多小伙伴都像我一样,以为这番只是一部“走心国漫”。
然而,借用一句江大大一句老话:图样图森破啊……
“我是江小白”,不仅是这番的番名,还是江小白集团的solgan!

重庆人对这款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白酒,肯定不陌生。因为江小白集团的总部就在美丽的山城——重庆。

一开始我还在疑惑:为什么一个动画的番名,会和一个卖白酒的品牌slogan重合?
原来,这就是人家江小白集团投资拍摄的品牌广告啊!还是系列动画!
其实,两者的关系也不是真的无迹可寻。从“江小白”这个人设上,可以看出这俩是一家人。动画里江小白的人设,和品牌Q版形象,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
顺着这条线继续挖料才发现,《我是江小白》就是江小白集团和两点十分动漫进行的品牌战略合作。
明白了这层关系,再回头站在“江小白”集团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番,我完全能忽视它制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。因为那不是它的重点。
对于品牌来说,这波带着广告性质的动画无疑是成功的。即使只有几集的内容,但它已经把“青春”、“文艺”、“真我”这类标签和江小白这个品牌联系在了一起。
不仅很好的塑造了江小白的品牌形象,同时更赋予了品牌相应的文化和内涵。对于一个广告,做到这两点,已经很难得了。

更走心的是,它还承载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输出。
在动画里随便一个暂停,出现的都是带有重庆本土特色的场景,这本身就是一张张地标名片。
这种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已经上升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层面了。单就这点,我就要为《江小白》点赞。

但最可怕的是,这部番或许能够被看作是对国产动画新模式的一种大胆摸索。
众所周知,在中国做动画缺钱也缺人。如果动画制作公司能够实现与资本跨界合作,那钱的问题就好说了。这也算前进了一大步。
因此,即使《江小白》的成功不能完全复制,但不妨碍我们放宽思维去想一想:也许我们不一定要照搬日本的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,也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国漫崛起的模式。

所以,尽管这番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弊端,却值得每个做动画的人都静静看一遍。
[新浪动漫(http://comic.sina.cn/)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