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剧才能印象深刻?神作一定要有虐心情节吗?

现如今的二次元圈子中,不少经典神作都被宅友萌轮番拎出来重温与宣传,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许多让人记忆深刻。甚至每每想到都会忍不住再重温的经典往往都有同样一个特点:虐心情节。那么,神作一定要有虐心情节吗?对此网友们就有不少自己的看法。
[正方:虐心是激发人类情感的不二法则]
毫无疑问,如果动漫作品当中缺少了虐心的元素,那么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多很多经典的作品。毕竟如果说福利作品只是在刺激老司机们的视觉、BL作品是让腐女流鼻血的话,那么虐心的剧情则是直接击中动漫迷心底的武器。

就如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》当中主人公·昴的命运一样,如果在作品开播之前,我们听说“一个轻改男主有着死了还能轮回的能力”,肯定会觉得这不跟龙傲天的外挂一样,死不了了吗?这有啥意思呢?但当我们看到他每一次都要面对痛苦的死亡方式,每一次都要重新构筑人际关系时,恐怕那种吐槽的心情也就荡然无存了。相反,我们会对于昴的经历感到无限同情甚至落泪,于是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对于作品的好感度。

实际上类似作品的案例还有很多,比方说1月新番《只有我不在的街道》就是如此。同样是轮回性质,同样要面对“大多数情况下孤军奋战”的局面,而主人公甚至于在拯救了过去之后,自己却变成了植物人,醒来发现当年保护的妹子已是他人的妻子……看到这样的场面,我们自然被虐的死去活来,可是即便几年之后,如果还有人提到本作品的话,也依然能够令我们瞬间回想起那些剧情。甚至于每次都被人拿出来当成神作代表的《CLANNAD》也是如此。如果最初古河渚没有难产而死,那么我们能否看到朋也的成长呢?如果没有汐的夭折,我们是否还会在当年追番时大喊“上天不公”呢?再看看《花名未闻》《叛逆的鲁鲁修》,哪一部不虐心?相比较喜剧色彩浓郁、亦或者就是女主角无脑倒贴的作品,虐心的故事更容易长期印在大家脑海之中,从而变成经典。
[反方:经典并不等于虐心]

诚然,骗取眼泪的做法是最容易吸引注意力的方式。但我们不妨想想,前些年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在吐槽韩剧?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基本上是走流水线一般的虐心路线——女主角不是白血病就是车祸,总之能怎么惨怎么惨。但也许偶尔看看能够觉得感人,可要是所有作品都走这种虐心的路线,就变成槽点了(类似情况还可以用在一些套路上,同样的套路,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够火,但后来的就变成无脑跟风)。

动漫作品也是如此。很多经典之作其实并非依靠虐心来打动人。如果有一个靠谱的世界观设定,稳定不崩坏的人物性格以及好好说故事的态度,那么一样能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神作。而感动也从来不只是虐心的代名词,温柔的人心也是让大家泪流满面的理由。这方面就不得不提日本国民作品《哆啦A梦》了,其实它的很多平凡小故事,比如说大雄跟奶奶的回忆等等,都给我们一种亲切的感动。即便剧场版当中会存在一些分离,可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蓝胖子是靠虐心赢得支持。《柯南》会火这么多年,相信大家也不是为了看小兰被虐才追到今天的吧?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。总之,人的情感并不仅仅局限于“伤心”,嬉笑怒骂,只有种种要素都到位了,才算是真正的神作吧?
[中立:说到底,什么是神作?]

神作这个词之所以现在容易招黑,就是因为没有人可以给出准确的定义。也许我认为《灌篮高手》是神作,但是他又感觉《黑子的篮球》更像是神作。但很难说谁能够说服谁。这么一来,神作是否要虐心也就值得玩味了。我可以认为不虐心的就不是神作,但也许我反而觉得只要虐心了就一定不是神作。对于神作的定义,绝对不是通过某些必须要有的元素来确定。因为动漫迷们都有自己的看法,“真相只有一个”的道理在我们身上是说不通的。
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,他们只要觉得这部作品好看、经典、是神作,那就够了。至于是否虐心的问题,从来不在他们追番的考虑范围内。也许这样一来,看动漫也就变得更加轻松了吧?
那么,大家对于神作要有虐心情节又是怎么看的呢?最能戳中你内心的情节又是什么呢?
证明自己是S还是M的时刻到了!(来源:动漫之家)